序 言
安徽国防科技职业学院始建于1974年,前身是安徽省大江机械工业学校,2003年独立升格为高等职业院校,系全日制公办院校,隶属于安徽省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办公室。学校位于安徽省六安市城区,下辖安徽省工业工程设计院和安徽省情报研究所,现有6个教学系,35个专业,在校生7000多人。经过多年的建设和发展,学校初步形成“以工为主,军魂育人”的办学特色。
十三五时期,学校将处于国家优质高等职业院校创建机遇期、地方技能型高水平大学建设期、提升办学质量关键期和高等职业院校竞争剧烈期的“四期”叠加时期。为了加强顶层设计,科学规划未来五年工作,抢抓机遇,化解风险,全面完成高水平大学建设任务,进一步提高学校人才培养能力和培养质量,为国防科技工业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输送188体育更好高等技术技能型人才,依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安徽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安徽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安徽省十三五教育事业发展规划》、六安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和安徽省国防科技工业行业十三五发展规划,紧密结合高等职业教育发展新形势和学校的现有基础,制定本规划。
一、基本形势
(一)发展基础
“十二五”以来,在中共安徽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在安徽省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办公室、安徽省教育厅和六安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关心支持下,通过全校师生共同努力,学校“十二五”发展规划提出的目标任务全面完成,并顺利获批安徽省首批地方技能型高水平大学建设院校,有力地推进了学校各项事业和谐快速跨越发展。
1、专业建设水平明显提高。专业数量由23个发展到35个;顺利获批9个省级特色专业建设点、5个省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2个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试验区、2个省级卓越人才培养计划,6个省级校企合作实践教育基地;“以工为主,工经管协调发展”的专业体系得到进一步强化,专业建设水平获得省人才培养工作个性评估专家组的充分肯定。
2、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稳步提高,十二五期间,学校在省级和国家级职业技能大赛上,共获得三等奖以上奖项188个,其中国赛一等奖6个,二等奖7个,三等奖17个,成绩稳居全省前列;麦可思数据有限公司调查显示,188体育:毕业生初次就业率达95%以上,专业对口率和满意度达65%和92%,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学校教学质量年度报告和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及时向社会发布。
3、教师队伍建设得到强化。新引进专职教师35人;培养教授7人、副教授28人,省级教学名师3人、教坛新秀6人、优秀教师3人、模范教师1人、省级专业带头人8人、优秀教学团队5个;89名教师通过省教育厅首批“双师型”资格认证,先后有100多名教师指导学生在全省、全国技能大赛上摘金夺银,一批教师被誉为金牌教练。
4、教学科研能力持续增强。获批省级质量工程项目106项,省部级教科研项目立项76项,省部级教学成果奖24项,其中一等奖2项、二等奖4项、三等奖18项;获批专利41项(其中发明专利7项、新型实用专利34项)。
5、社会服务能力大幅提升。学校通过现有的国家和省级培训基地,累计完成培训和技能鉴定20000多人次。先后选派50多名教师赴企业提供技术服务。较好完成了结对帮扶、干部挂职及六安市、安徽军工系统大型文体活动承办任务,为行业和区域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6、军工特色文化得到彰显。改造充实了校史馆和军品陈列室,校园新布展了坦克、雷达、导弹发射车等彰显国防特色的国防装备退役真品;国旗护卫队已经成为学校一张名片。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军工“四特”精神,在学校个性评估、高水平大学创建等重大工作中得到传承和彰显。修订发布了学校《章程》,“军魂育人”特色得到固化。
7、校园基础设施明显改善。新建了教学综合楼、体育馆、9号学生公寓等基础设施;改扩建了学生食堂、单身教师公寓,完成了校园水、电、气管网改造和雨污分流;实施了校园绿化、亮化及空调工程,对电控和监控工程进行了改造升级;数字化校园基本建成。数字化、花园式校园基本实现。
8、实训条件得到根本改善。新建和改扩建实训室82个,至2015年底,已建成校内实训基地18个,校内实验实训室104个,其中国家级实训基地3个,省级示范实训中心和省级校企合作实践教育10个,省级名师工作室1个,教学仪器设备值达5001万元,生均教学仪器设备值达6907元。
9、综合改革积累新鲜经验。校企合作育人模式改革成功试点并有序推进;学分制改革取得明显成效;一批围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教学改革得到有效实施;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继续深化,积极稳妥的推行了干部轮岗、专业技术职务分级管理和绩效工资改革。
(二)发展机遇
1、党和国家对发展职业教育的高度重视。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就加快职业教育发展作出重要指示,要求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把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更好支持和帮助职业教育发展,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坚实人才保障。国务院印发《188体育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对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进行了全面部署,提出了明确的发展目标。
2、各级政府对发展职业教育的大力扶持。学校章程已经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核准并向社会公开公布、安徽省高职院校生均拨款政策得到落实等,这为学校依法办学、自主办学提供了根本制度保障和财力保障。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建立完善、校企合作育人各项政策措施的逐步落实、以提高教育质量为主题的系列改革政策的出台都为高职院校创造了新的发展空间。
3、行业区域对技术技能型人才的迫切需求。国防科技工业作为国家战略支柱性产业,攸关国家安全,迫切需要培养造就一批军地两用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同时,十三五正处于加快建设美好安徽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安徽大力实施调转促“4105”行动计划和《中国制造2025安徽篇》,基本形成以战略性新兴产业为先导、先进制造业为主导、现代服务业为支撑的现代产业新体系。六安作为快速发展的现代化新兴城市和交通枢纽城市,发展起点高、空间大。这种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特征,这为188体育:打造“以工为主,工经管协调发展”专业特色,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
4、学校初步搭建特色发展的支撑平台。这个支撑平台就是立项建设的地方技能型高水平大学。这个平台的确立,不仅提高了学校的影响力和美誉度,为学校赢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环境,更为学校指明了发展方向,军工特色的比较优势得到彰显,激发了广大师生员工的发展自信和特色自信。
(三)面临挑战
1、生源质量渐趋下降的挑战。近年来,随着地方本科院校的转型发展和招生规模的扩大,社会对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偏见和学校地理位置所限,加上学校特色优势的提炼和宣传不够,使得学校招生工作变得更加困难,学校选择生源的夙愿,短期内无法实现,因此,生源质量逐步下降的趋势难以遏制。
2、校企合作不够深入的挑战。近年来,虽然学校在校企合作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与实践,也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大部分校企合作仅仅停留在建立教学实践基地、为企业输送毕业生等浅层次合作层面,校企合作招生、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等深层次合作及产教融合有待进一步加强,校企合作监督与保障机制仍需进一步完善。
3、师资队伍整体不强的挑战。由于地理位置、待遇等多方面原因,188体育:高层次、高素质人才不足,且总量不足和结构不合理并存;如何引进人才、留住人才,如何提高人才素质,是当前和今后都必须正视的重大战略问题。同时,师资队伍的教育教学理念更新不够,跟不上现代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发展步伐。
4、管理水平有待提升的挑战。近年来,虽然学校依法治校意识日益增强,管理制度不断完善,管理工作得到普遍重视。但是,与加快推进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新要求相比,188体育:在管理理念、能力和信息化水平等方面仍有差距,如何发挥好管理工作对学校改革发展的推动、引领和保障作用,不断提高学校管理规范化、精细化、科学化水平,面临着管理水平提升的挑战。
二、发展思路
(一)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牢牢把握“提高质量”的发展主题,紧紧抓住“改革创新”的发展动力,不断巩固“军工特色”的发展优势,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服务国防工业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为宗旨,以促进就业为导向,坚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坚持工学结合、知行合一,着力强化内涵建设,着力提升办学水平,奋力开创学校又好又快发展新局面。
(二)发展定位
1、基本办学定位。立足行业、面向区域、服务一线、校企联动、特色发展。
2、办学层次定位。以专科层次的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为主,积极发展多种形式的继续教育。
3、专业发展定位。以工为主,工经管协调发展,打造专业品牌,彰显专业特色。
4、服务面向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