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电工程系教案编制基本要求
一、教案的内涵
教案是指教师根据一定教育教学思想,针对不同层次、不同专业学生,为实现教学目标,对每一个知识点(群)编制的教学实施方案。
教案是教师组织课堂教学活动的重要依据,是保证教学质量、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基本保障;是对课堂教学的总的导向、规划和组织,是课堂教学规划的蓝本,是保证教学质量、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基本保障。
教师为了更好地履行教书育人的职责,执行教学大纲(课程标准)的要求,贯彻因材施教的原则,精心设计和组织好每一章节及每一课时单元的授课内容和实际进程,切实提高教学效果,改进教学质量,是每一位任课教师应尽的职责。编制授课教案是教学准备环节的核心内容,授课教案的水平和质量是影响教学质量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教师的教学态度和敬业精神。
教案不同于讲稿。讲稿是教材的摘录、讲授内容的介绍,它所承载的是知识信息,其思路形成受教学过程的知识逻辑支配,且篇幅较长。教案是基于知识点而设计的教学方案,所承载的是课堂教学的组织管理信息,教案的思路形成,受教学过程的管理逻辑支配,且篇幅较短。所以,电子幻灯片、课件等不能代替纸质教案。
二、教案构成要素
1、教案编写的形式和内容一般应包括以下几基本要素:
(1) 教学课题(说明本课名称)授课专业与班级。
(2) 教学时间(年、月、日)。
(3) 课时。
(4) 教学(目标)目的要求:说明本课所要完成的教学任务,即简要注明课程标准要求掌握、熟悉、理解、了解的内容,备课中考虑课堂教学目标,使学生通过整个课程或某一课堂的学习,预期达到的效果。如何引导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如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如何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教案中应根据具体课程的特点有所体现。
(5) 教学重点(说明本课所必须解决的关键性问题)。
(6) 教学难点(说明本课的学习时易产生困难和障碍的知识点)。
(7) 教学过程(或称课堂结构),说明教学进行的内容、方法步骤,是教案的主体部分,要对课堂每一环节进行设计,制定出具体时间,如复习旧课、导入新课、重点和难点内容的讲解、课间提问学生内容及对本节课的归纳提炼总结等(含师生互动设计)。注意不要把教学过程写成板书设计。
(8) 教具(或称教具准备,说明辅助教学手段使用的工具)。
(9) 板书设计。
(10) 课外作业、思考题和预习布置等(说明如何布置书面或口头作业)。
(11) 案例材料或参考文献。
另外,教师(特别是新教师)要在授课结束后根据实施情况完成教后记,总结、反思每一堂课的教学,促进教学水平提高。教后记所体现的“生成性”是十分宝贵的,如一节课的成功之举、“败笔”之处、教学智慧与灵感、学生的合理见解、自己的再教设计。
2、教案的类型
(1)详案:根据教学内容和教案构成要素,对课堂讲授内容和教学实施步骤进行详细设计的教学实施方案。在详案中,应对教学实施步骤、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进行详细说明。理论课常采用的方式。
(